在眾多醫美項目之中,玻尿酸填充算是很多小仙女都在做或想做的熱門項目之一了。無論是緊致飽滿肌膚、流暢柔和面部輪廓,還是挺拔不扁塌的鼻子,玻尿酸都有用武之地。 但很多公眾人物填充後變“饅化臉”的例子,又讓很多想嘗試的姐妹望而卻步。特別是前段時間大家發現“國民老公”李*鎬也沒有逃過“變饅頭”的宿命... 難道這空氣裏是有“酵母”不成?剛填充完精致好看,怎么一段時間後就“發了”? 怎么填充後,好好的臉變成了“饅頭”? 我們常說的“饅化臉”、“饅化”,專業名詞叫面部過度填充綜合征,是指玻尿酸注射後出現不自然、不均勻的鼓起或凹陷現象,讓注射部位的皮膚看起來像饅頭一樣。 出現這種情況常常是由以下幾點引起—— 01 填充過量 很多小夥伴想瞬間擁有飽滿的面部狀態,追求效果更明顯,就會想要多填充一點。要知道玻尿酸是具有一定吸水性的,注射後會有一個吸水腫脹期,這樣多填充的那一點就像“酵母”,不可避免出現發面饅頭尷尬期,特別是面頰、額頭、蘋果肌等部位,更是重災區。 而且,填充後皮膚也需要一定的時候與玻尿酸融合才能恢複彈性,很多心急的求美者短期內高頻率地進行填充,也會導致饅化現象的出現。 02 產品選擇不當 玻尿酸產品很多,交聯技術各不相同,導致它們的支撐力、吸水性、延展性等也不同。 如果注射時,沒有精准地把握玻尿酸的硬度、類型等要素,也可能出現移位、腫脹等情況。就像穿了不合身的衣服一樣,非但不能變美,還會事與願違。 03 注射層次不正確 我們的面部有複雜的分層結構,錯誤的注射層次也會導致玻尿酸“流動”,出現分布不均,從而“饅化”。 怎樣避免打出“饅化臉”? 01 選擇正規機構和專業的醫生 玻尿酸注射需要精細的操作,需要充分評估求美者的面部結構和組織狀態、根據注射區域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注射角度和深度。 專業的醫生擁有自己的獨特審美,在面診時會結合求美者的面貌特征、面部凹陷情況、輪廓模糊情況等綜合問題,從面部全局出發,把控整體輪廓比例走勢,得出適合求美者的注射方案,讓效果呈現更加自然。 02 不同部位選取適合的填充產品 如果把填充比作修房子,那施工前,選對施工材料就是關鍵。根據不同部位選擇不同的填充產品,能夠幫助很好地避免“饅化”、不自然。 對於面中部軟組織(面頰、蘋果肌等)的填充,需要的就是不擴散移位、塑形持久、黏性值高的玻尿酸,起到提升和維持面部軟組織位置的作用,不易出現腫脹的情況。 而面部外輪廓(額顳外側緣、太陽穴、顳部、眉骨等),需要用支撐性好、塑形能力強、親水性弱的填充材料,加強支撐點,給面部一個向上走的力量,使面部更緊致。 對於需要提升高光點的部位(下巴、眉弓、隆鼻等),需要選擇分子更大、支撐性更好的玻尿酸,加強五官的塑形,還能使視覺重心向中間聚攏,視覺顯臉小。 03 多層次、多點位、少量多次注射 玻尿酸填充,量太多可能會臃腫不自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面部饅化;量太少,則無法起到預期的支撐作用,效果不佳,總會覺得差點兒意思。 原則上要遵循少量多次,不要貪多。填充後隨著腫脹消失,可能有些集美填充飽滿較好,但有些集美會顯露出來原有的缺陷,需再進行二次、三次的補填。 已經出現“饅化臉”怎么辦? 雖然部分饅化看起來就是臉變胖了或水腫啦,但並不是像減肥那樣就能輕松減掉。 如果因為注射不恰當,已經出現“饅化臉”的求美者,也不用太擔心,可以到專業的醫院,找正規的醫生,進行系統的會診,醫生會給出一對一的定制方案,改善“饅化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