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要散瞳驗光? 散瞳驗光,醫學上稱為睫狀肌麻痹驗光,是指通過使用藥物,使眼睛內的睫狀肌暫時處於麻痹狀態,從而消除眼睛調節機制對屈光檢測的影響,獲取眼睛的真實屈光狀態。 在散瞳驗光的過程中,“散瞳”和“睫狀肌麻痹”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涉及眼睛內不同的肌肉。散瞳是指藥物作用於瞳孔周圍虹膜內的瞳孔括約肌(圖1綠色部分),當它被阻滯後表現為瞳孔擴大,出現畏光現象。而睫狀肌則位於虹膜根部內面(圖1黃色部分),負責調節眼睛看遠看近,當它被藥物麻痹時,睫狀肌不能收縮,進而晶狀體的凹凸程度不能改變,也就是眼睛的看遠看近的調節功能暫時減弱。 目前散瞳驗光常用的托吡卡胺、環噴托酯、阿托品等都同時兼具睫狀肌和瞳孔括約肌麻痹的作用,因此既表現為調節靜止,也表現為瞳孔散大。 Why?為什麼要散瞳驗光? 眼睛內的睫狀肌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它通過調節晶狀體的凹凸程度來控制眼睛的屈光力,使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不同距離的物體。在兒童和青少年群體中,睫狀肌的調節能力尤為強大。然而,過度用眼可能會導致睫狀肌持續處於收縮狀態,從而引發假性近視,這是由於睫狀肌的過度勞累導致晶狀體厚度增加所致。在進行驗光時,如果未能充分放鬆睫狀肌,所得的驗光結果可能會受到影響,從而無法準確反映患者的實際屈光狀態。因此,對於這部分人群,散瞳驗光顯得尤為重要。 此外,對於斜視和弱視的兒童患者,散瞳驗光同樣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散瞳驗光,醫生可以更準確地評估患者的屈光狀況,進而判斷斜視、弱視的具體原因,並據此制定出更合適的配鏡處方和治療方案,幫助患者改善視力和眼部健康。 How?如何進行散瞳驗光? 散瞳驗光的檢查需根據患者的年齡以及是否伴隨斜視、弱視等情況,選擇適宜的滴眼液或凝膠。這些藥劑各具特點,使用方式各異,且藥效持續時間也有所差異(圖2)。 另外,許多家長對於為何散瞳驗光需要分兩次進行感到困惑。實際上,儘管初次散瞳驗光所測得的度數客觀且準確,但它並未考慮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觀因素,諸如調節力和瞳孔大小等因素。因此,為了確保最終度數的準確,我們需要將散瞳驗光得到的客觀數據與復光時的主觀感受相結合,經過調整才能得出最適合患者的最終度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