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人體檢或看東西不清楚去醫院檢查,經常會聽到醫生說:“您有白內障。” 這時候老人家可能就會感到茫然、焦慮,一堆的問題就會隨之而來。 “我怎麼有白內障了?”“那我為什麼還看得見?”“我需要做手術嗎?手術可怕嗎?”…… 其實白內障是一種常見的眼部疾病,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 什麼是白內障? 如果把人的眼睛,比喻成一台照相機,眼睛的晶狀體相當於照相機的鏡頭。 正常情況下晶狀體基本是透明的,光線能透過晶狀體折射,最後成像在視網膜。 當患上白內障時,晶狀體這個鏡頭不再透明,變混濁的晶狀體會阻礙光線無法正常傳播,也就不能形成清晰的影像,出現視力下降。 所以,白內障是晶狀體由透明變混濁,導致視力下降的一種眼部疾病。 老了是不是一定有白內障? 晶狀體相當於人體的一個“零件”,隨着時間流逝,“零件”會老化,理論上,只要活得足夠久,就會有白內障,但具體到每個人的時間則不一樣。 白內障有哪些症狀? 視力下降是白內障主要的一個症狀,它是漸進性無痛性的,同時伴有對比敏感度的下降。一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屈光狀態的改變,比如一些花眼的人,最近視力突然變好了,眼睛不花了,穿針引線都不用戴老花鏡了;還有些人看東西顏色發生了變化;另外,還有些患者會出現畏光、眩光、看東西重影等,這些都提示可能患上了白內障。 有白內障怎麼辦? 手術是治療白內障的方式,用透明的人工晶體置換掉混濁的晶狀體。 是不是發現白內障後就要馬上手術? 得了白內障不一定馬上手術,醫生通常會根據視力、工作和生活狀態、白內障混濁程度等3個指標,為白內障患者選擇合適的手術時機。 得了白內障如果最佳矯正視力小於0.5,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做手術;視力即使可能是0.6、0.7,但如果因為白內障影響視覺質量,比如看東西不舒服、影響到正常工作以及夜間開車,經過醫生檢查判斷,合乎手術標準的也可以考慮做白內障手術。 白內障可以不手術嗎? 藥物無法治癒白內障,建議儘早進行手術治療。若拖延可能會誘發青光眼、葡萄膜炎等併發症,甚至導致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