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腎結石,為什麼有人痛不欲生,有人毫無感覺?什麼類型的腎結石能自行排出?對付腎結石,有哪些妙招? 腎結石的症狀 中醫認為腎結石屬於“石淋”範疇。腎主水,膀胱氣化不行,腎氣不足,尿液受其煎熬,濕熱蘊結下焦,逐漸生成結石。腎結石的典型症狀是腎絞痛,據說相當於分娩痛。有人把這種疼痛形容為燒紅的刀子插入腎臟。通常在運動後或夜間,一側腰背部突然劇烈疼痛,可伴有血尿、發熱、寒戰等症狀。 腎絞痛表現為腰絞痛。除了腎臟,我們的腰部還有其他器官組織,比如腰椎間盤突出、腎盂腎炎等,都有可能表現為腰痛,所以需要區分。腰椎間盤突出等腰椎疾病可伴有放射性疼痛或下肢麻木,而尿路感染引起的腰痛則是灼痛。 腎結石的處理方法 腎結石是否需要積極處理,主要取決於三個方面:結石的大小、所在部位有無梗阻、是否繼發感染。小於6mm的結石不引起尿路梗阻和感染,往往無症狀,可通過輸尿管自行排出。一般不需要採取治療措施。中成藥也可用於擴張輸尿管,促進結石排出。如果結石的位置堵塞了輸尿管,容易感染,積膿,積水,引起腎盂腎炎,損害腎功能,需要就醫。 腎結石生活護理 減少結石物質的攝入 腎結石是由鈣、草酸、尿酸等物質沉積在腎臟形成。對於不同類型的結石患者,飲食調護要從不同的方向入手:如果是草酸鹽結石患者,應避免吃含草酸較高的食物,如菠菜、甜菜、香菇、土豆、粟子、濃茶、咖啡、可可、巧克力、柿子和楊梅等。 尿酸結石的患者應少吃產生嘌呤的食品如老火湯、動物內臟、海鮮、牛羊肉、果仁等。 正確飲水 多喝水可促進結石的排出,水的種類也很重要,避免服用生自來水、硬質水,應服用過濾後的、煮沸後的水,一般建議每天飲水量在個人排尿量的基礎上增加500-8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