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泌尿結石,但對它的了解卻僅僅停留在表面。你是否知道,泌尿結石可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小石頭,它背後隱藏着許多我們不知道的秘密?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跟隨專家的腳步,深入了解泌尿結石的世界,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一、泌尿結石 與腎結石的關係:尿路結石包括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等,腎結石是最常見的結石位置,也是很多結石的源頭,但兩者有小的差異。 發病率:腎結石在泌尿外科的發病率排在前兩位,是常見病、多發病,男性發病率比女性高。 高發年齡段:兒童階段較少,大部分在青春期之後成年之後逐漸提高。 二、患病誘因 通用誘因:喝水少、高蛋白飲食、高鹽飲食、代謝綜合徵(血壓高、血糖高、糖尿病、血脂高)等容易導致長結石。 明確病因:一些基因性疾病,如胱氨酸結石、原發性高草酸尿症等,基因突變導致某些特殊物質代謝異常,容易長結石,且復發率高,但這些遺傳性結石大多是隱性遺傳,不用過於擔心。 結石體質:代表容易長結石且治療後容易復發,不單純是喝水少或飲食問題,綜合因素導致,但通過詳細篩查病因,能找到有效減慢結石生長和減少復發的辦法。 三、症狀及診斷方式 典型症狀:突發劇烈疼痛,從腰痛開始,然後出現腹痛、上腹痛,結石再往下走可能刺激下腹痛、會陰痛等,還會伴有噁心、嘔吐、尿疼、尿急、尿頻等症狀。疼痛發作突然、劇烈,程度甚至比分娩還高。 其他症狀:當結石在腎內未排到輸尿管時,可能引起腰部隱痛、脹痛或不舒服,此時更要小心,通過超聲、B超等檢查可發現潛在隱患。 診斷方式:常用檢查包括B超、尿常規、腹部CT,高度懷疑結石時首選CT檢查,能準確發現結石的大小等信息。 四、治療方式 保守治療 適用於結石非常小、發現早、症狀不特別劇烈的情況,通過多喝水(尿液白色透明,量達到3000毫升以上)、多運動來促進結石排出,但排出率因人而異,個體差異大,期間要及時複查。 藥物治療 包括止疼藥(疼時吃,如芬必得、布洛芬等,不疼時不建議長期吃,以免刺激胃腸道)、擴張輸尿管的藥(如治療男性前列腺增生的藥物,能擴張輸尿管,有利於結石排出)、中成藥(清熱利濕,輔助排石)。 體外衝擊波碎石 應用範圍廣泛,但有適應範圍,一般認為1厘米以下的結石、在輸尿管中下段且梗阻時間不長的效果更好。但存在一些風險,如碎石後不排可能反覆擊打造成局部組織損傷,梗阻的結石容易合併感染,擊打可能導致感染擴散。此外,還需注意結石成分、患者身體狀況等,不適合的情況包括有嚴重心臟病、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礙等,碎石前要做好篩查。 手術治療 經尿道輸尿管軟鏡手術:無切口,適合2厘米以下的結石。 經皮腎鏡手術:在腎上打眼,適合較大、較複雜的結石。 手術選擇:根據結石大小、位置、患者身體狀況等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有時可採用雙鏡聯合或多鏡聯合手術,提高手術效果。但很難一次性將所有石頭取乾淨,取凈結石的比率整體在85% - 90%,輸尿管結石取乾淨的幾率能達到95%以上。殘留結石可通過多次手術解決,腎臟打眼雖然會造成損傷,但損傷是局部的,在精準操作的前提下相對安全。 五、術後注意事項 結石成分分析:了解結石成分對後續治療和預防有重要意義,就像腫瘤病理切片一樣,根據成分可做遠期預防推斷和採取相應措施,減少結石復發。 預防復發:不同成分的結石預防復發措施不同,如感染性結石要重視尿路感染的早期治療,尿酸結石要吃降尿酸藥物和鹼性食物等。定期複查很重要,剛做完手術最好每月複查,調整微環境,避免因不了解結石成分而採取錯誤的預防措施。 預防建議 體檢項目:健康查體時常規項目包括尿常規、腎臟B超,當尿里出現潛血或B超發現腎里有可疑鈣化或結石時,要到正規專科醫生處評估。 生活方式:避免高油高鹽飲食,遠離三高症狀,早期發現結石並積極治療,選擇正規經驗豐富的醫生和適合的治療方式,治療後嚴格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