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結石通常是指能分解尿素的細菌感染所形成的六水磷酸鎂銨、磷酸鈣和銨的尿酸鹽結石。其他各種結石並發梗阻和感染後,也均可成為感染石。 感染性結石是怎樣形成的呢? 泌尿感染性結石形成複雜。通常尿液是無菌的,但是如果有泌尿系梗阻存在,梗阻引發膀胱殘餘尿和尿路積水等情況,淤積的尿液逐漸成為細菌良好的培養基,大量的細菌滋生後可形成絮狀物沉澱,並且進一步形成結石。 感染性結石的臨床特點? 結石生長快:常呈大鹿角狀結石,在X線平片上可顯影; 術後復發率高:結石質地軟、易碎,傳統手術不易取凈; 腎功能損害大:結石並發梗阻和感染,極易導致腎積膿,腎功能受損,並可發生繼發性出血,甚至因此急診而行腎切除術; 尿液檢查異常:尿呈強鹼性,鏡下常有膿細胞和紅細胞,尿培養有細菌生長。 感染性結石臨床表現和危害? 感染性結石最主要的臨床表現體現在:患者除了有泌尿系感染引起的尿頻、尿急、尿痛等排尿刺激症狀外,更有患者因結石梗阻,腎盂內壓力持續增高,反覆出現發熱,腰痛等症狀。 危害:若不及時處理,細菌吸收進入血液,就會形成尿濃度血症,患者除了寒戰、高熱外,也會出現心率增快、血壓下降甚至休克的表現,進而造成死亡。 據統計,高達20%患者死於感染中毒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要高度重視感染性結石。 感染性結石怎樣處理? 最關鍵的是患者能及時發現病症,然後認真對待,積極接受治療; 對感染性結石治療主要原則是減輕泌尿道梗阻,同時採用手術治療,根據體內結石大小,可採用藥物排石、體外碎石、微創經皮腎鏡保腎取石術 、無創輸尿管軟鏡保腎取石術取石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