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口腔疾病引起牙齒脫落或日常行為的磕碰致牙齒折裂後導致牙齒缺失,不僅影響進食使咀嚼效率下降,還造成一定心理壓力以及影響美觀。 2023年3月起,國家、省和市醫保部門有序推進口腔種植價格專項治理,從構成口腔種植費用的醫療服務收費、種植體材料費和種植牙牙冠材料費三方面發力,“三位一體”的全方位治理把過高的種植牙費用降下來。 種植牙: 植牙就是將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內,然後在人工牙根上方安裝上瓷牙,在功能與美觀方面與天然牙齒完全一樣的修複方式,被譽為繼乳牙、恆牙後人類的第三副牙齒。 種植牙流程: 1.口腔檢查。通過口腔檢查、全景片、頜骨CT拍攝,來確定牙周是否有炎症、牙槽骨密度、吸收狀況、鄰牙是否健康以及牙體情況等制定具體方案; 2.健康檢查。確認患者是否存在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等,並檢測血糖和血壓,保證種植手術的安全性; 3.種植手術。醫生會根據術前方案,利用與人體骨質兼容性高的純鈦金屬製造成的人工牙根,通過外科小手術的方式在牙槽骨上植入種植體,手術時間因難易度有所差異; 4.等待骨密合。術後一個星期左右拆線,一般2-3個月種植體與牙槽骨密合,如果是老人或者體質不佳的人,密合時間可能會稍長; 5.安裝基台。骨密合後,就要安裝癒合基台來促進軟組織形成,為後期基台修復提供占位空間;一般1-2周後,可由癒合基台換成修復基台,幫助恢復缺失牙的形態和功能; 6.戴上牙冠。術後4-6個月,就可以在人工牙根上更換或安裝恆久牙冠或義齒; 7.日常護理。完成缺失牙種植後,就要像對待真牙一樣護理種植牙:做好口腔清潔、不啃咬過硬的食物、定期到醫院複診和維護,順便做個口腔檢查。 種植牙適應症: (1)全口牙缺失,尤其是下頜牙槽骨嚴重萎縮,傳統的義齒修復固定不良者。 (2)游離端牙齒缺失者。 (3)部分或個別缺牙缺失,餘留牙不宜作為基牙或避免天然牙受損傷者。 (4)活動義齒固位差,功能低,黏膜不能耐受者。 (5)腫瘤或外傷等所致頜骨缺損,需要進行頜骨的功能性重建者。 (6)對傳統的義齒修復在美觀、舒適度和功能上不能滿足者。 診療範圍 1.口腔頜面外科診療項目:口腔頜面部囊腫、外傷、牙齦瘤、頜骨及兒童唾液腺囊腫頜面部間隙感染等; 2.牙槽外科診療項目:各種牙殘根、殘冠、微創阻生牙拔除術; 3.口腔內科診療項目:各種牙體齲損的充填治療、前後牙美容修復、根尖周病的診斷治療及相關頜面部疾病的診治、各類兒童牙病的診治及口腔預防保健等; 4.口腔修複診療項目:鈷鉻合金、氧化鋯、貴金屬烤瓷牙;全瓷牙、局部可摘義齒全口義齒修復等各類牙列缺失的修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