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拔完牙後,就想着能不能馬上把牙齒種上,免得後續還要多跑幾趟。那麼,這種高效率的種植手術是真實存在的嗎?拔牙後到底能不能馬上種牙呢?接下來,我們將從以下這兩個方面展開說說。 你知道種植牙的過程是怎樣的嗎? 1、術前首先要拍攝口腔CBCT,來了解其牙槽骨的狀況,從而確定你是否適合種植。 2、確定以後,通過三維數據分析會給你做一個定位模型(數字化3d導板模型),將定位模型戴到口腔內,然後讓咱們再拍一個CBCT,然後再單獨給定位模型拍一個CBCT。 3、因為在電腦上有定位點,將定位模型跟口腔戴的定位模型完全地融合在一起,就可以把你真實的牙槽骨的條件和狀況用數字化轉移到電腦上。 4、然後在電腦上利用3D數字化模擬,完成種植體的設計,包括它的方向、深度及與周圍解剖結構的關係,全程種植導板就可以生成了。 5、在種牙之前,也可以3D打印出種植體的上部修復結構(牙冠),所以在種完牙以後,就可以立即將牙齒安裝在種植體上面,這樣就完成了種植牙的修復。 主要分兩種情況: 1、即刻種植:指的是拔完牙後無需等待拔牙窩完全癒合,就可以進行種植牙治療了,一般需要3次就診: ①第一次:拔除患牙,種植體植入,拔牙窩植骨,臨時修復或個性化癒合基台,需要12-14周的癒合時間。 ②第二次:印模製取。 ③第三次:入寓終修復體戴牙冠。 適用範圍:一般單顆牙缺失不適合做即刻種植,口內多顆或者全部牙齒缺失,才能更好地調節咬合平衡。 優點:即刻種植可以防止牙槽骨和牙周組織的吸收,出現萎縮變形等問題,且時間相對於傳統種植時間要短,即拔即種一次完成。 缺點:對牙槽骨條件和身體狀況的要求比較高,種植初期穩定性比較差,因為拔牙後的牙窩與種植體的形狀大小不一致。 ②延期種植:一般需要5-7次就診時間,需要較長時間的癒合,使得牙齦及牙槽骨恢復到適合種植的健康狀態,如果有牙周炎、牙槽骨萎縮、使用骨粉骨膜等情況下,等待恢復的時間還會更長一些。 ①第一次:拔除患牙,恢復時間6-12周; ②第二次:牙槽嵴軟硬組織增量,恢復時間12-24周; ③第三次:種植體植入,恢復時間12-24周; ④第四次:二期手術,恢復時間2-4周; ⑤第五次:牙齦塑形,恢復時間2-4周; ⑥第六次:印模製取; ⑦第七次:最終修復體戴牙冠。 適用範圍:單顆、多顆、半口以及全口牙齒缺失均可採用傳統種植牙來進行修復。 優點:雖然拔牙後需要等創口完全治癒後再植入種植體,但植體植入後相對會比較穩定,不容易出現種植體鬆動或者傷口發炎等問題,適應範圍比即刻種植廣。 缺點:整個種植的周期比較久,一般拔牙後的3-6個月左右(有些甚至更久)完成種植。 大家都想用最短的時間達到最好的效果,可是能不能做即刻種植,還得需要經驗豐富的種植醫生進行檢查和判斷,以專業醫生的建議為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