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腫瘤是我國高發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消化道腫瘤中,又以食管癌、胃癌和大腸癌為常見。 消化道腫瘤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無論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早期消化道腫瘤治療後5年生存率高達90%以上,所以早期及時胃腸鏡體檢篩查意義重大! 哪些情況需要做胃鏡? ▲上消化道異常症狀 存在上消化道症狀如反酸、燒心、胸骨後疼痛,吞咽困難、噁心、嘔吐、嘔血、腹痛、腹脹等。 ▲上消化道病變 如消化性潰瘍、食管癌、胃癌、萎縮性胃炎、胃息肉病史等疾病治療後需要隨訪或觀察療效者。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病因及部位不明者需要通過胃鏡查明病因。 ▲不明原因消瘦、慢性貧血患者 ▲肝硬化病史患者 有肝硬化病史,醫生評估需要內鏡評估食管、胃及十二指腸的情況。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 ▲影像學檢查發現消化道病變,需要明確性質者 ▲上消化道異物 如棗核、魚刺或者其他異物嵌頓,可做胃鏡檢查或治療。 ▲食管癌、胃癌高危人群 如有食管癌、胃癌家族史及其他食管癌、胃癌高危人群。 哪些人需要做腸鏡 ▲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包括便血和反覆黑便或大便隱血,上消化道檢查未發現病變的患者。 ▲存在下消化道症狀,如腹痛、腹瀉、便秘、腹部包塊等。 ▲大便習慣及性狀改變,如腹瀉、便秘或交替出現;或出現黏液便或膿性便等。 ▲鋇劑灌腸、X線或CT等檢查發現可疑病變不能定性的,需進一步確診者。 ▲結直腸癌術後或息肉切除術後需要定期複查、隨訪。 ▲有大腸腫瘤家族史或家族性息肉病史者,需要定期複查、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