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三餐不規律,長此以往,經常感覺腸胃不舒服。 好不容易抽空去了趟醫院,醫生建議做胃腸鏡檢查,一聽就害怕,無痛胃腸鏡又比較貴,到底要不要做? 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胃腸鏡檢查,有什麼用?哪些人推薦做? 胃腸鏡檢查有什麼用? 診斷胃腸道疾病的手段有不少,但是胃腸鏡是“金標準”,原因在於它有以下優點: 胃腸影像學檢查,醫生只能看到“似是而非”的黑影,不可能把胃腸內部的真實境況呈現在面前,因此容易導致漏診、誤診。小毛病也就算了,早期胃癌、早期結腸癌如果漏診了,患者無形當中就錯過了大好的早期治療時機。 而胃腸鏡檢查時,醫生幾乎可以直接看到真實的胃腸腔內狀況,並且一些病灶當中的細節,比如胃腸道的輕微出血、處於早期而體積微小的胃腸腫瘤病灶等,都可以“暴露無遺”而“無處循形”。 這種清晰直觀的圖像非常有利於醫生的診斷,比影像學檢查等其他檢查手段的診斷準確率要高得多。另外,醫生還可以從鏡下摘取病理標本,進行病理切片,進一步明確診斷。從這個角度來講,胃腸鏡檢查是名副其實的胃腸疾病診斷“金標準”。 哪些人建議做胃腸鏡檢查? 以下這些人群,建議做胃腸鏡檢查。 (1)40歲以上人群。40歲以上的人群胃腸道腫瘤的發生急劇升高,早期的胃腸道癌症,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建議無論有無胃腸道症狀,首次檢查後每隔3~5年進行一次胃腸鏡檢查。首次檢查發現問題者,根據具體情況遵醫囑相應複查。 (2)有胃腸的症狀或有胃腸腫瘤疾病家族病史人群。這些人群均應該接受胃腸鏡篩查。特別是有腫瘤家族史、長期生活習慣不規律、精神焦慮及心理壓力大或者出現上腹部疼痛、進食不適等消化道腫瘤高危因素的人群,應儘早進行消化內鏡檢查。 總結 綜上所述,40歲以上的普通人群,體檢時,無論男女都應該開始做胃腸鏡篩查,尤其是有胃腸道症狀和胃腸道疾病或腫瘤家族史人群。 講到這裡,很多朋友都已經對胃腸鏡檢查有了了解,那麼除了價格差異外,無痛胃腸鏡和普通胃腸鏡還有什麼區別,哪些人可以考慮做無痛胃腸鏡呢?咱們下次再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