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50到60歲的人是腸道疾病的高發人群,但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飲食不規律、營養攝入不均衡,加上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增大,30歲發生腸息肉的人數逐漸增多。因此,腸鏡檢查就顯得更加重要。在做腸鏡檢查前要先做好哪些准備呢?腸鏡檢查前必不可少的就是腸道准備和飲食,這對腸鏡檢查過程會有極大的影響,不能忽視。 腸鏡檢查前 保持愉悅的心情,避免焦慮情緒的產生。人的情緒對疾病的影響不可估量。好的心情會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 腸鏡檢查的前一周就要注意飲食,多吃含有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不食用含有色素較多且鮮亮的食物水果,不飲酒,不吃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使腸道內的宿便盡可能減少或者排淨。 腸鏡檢查的前兩天做好腸道准備,進行低渣飲食。低渣飲食顧名思義就是低食物殘渣食物攝入,要以不含或少含膳食纖維的流食為主,如果是便秘患者,腸道准備要提前三天。這樣使腸道內不會產生糞便。 做腸鏡檢查的前一天,要到醫院進行腸鏡檢查的評估。在做腸鏡檢查的醫院抽血化驗,做血常規、凝血功能等檢查,也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傳染病的檢查。同時,還要做心電圖,這些檢查對基礎無痛腸鏡檢查尤為重要。 腸鏡檢查中 做腸鏡時,醫生將鏡身從肛門插入人的大腸,並向腸道裏充入空氣,使腸道擴張,這樣就可以在顯示器上清楚看到腸腔內的結構。普通的腸鏡檢查一般10-30分鍾可以完成,如果需要進行息肉處理等操作可能耗時會更長。無痛的腸鏡檢查由於需要麻醉,時間會更長,一般從開始麻醉到完全蘇醒需要 40 分鍾甚至更長。 腸鏡檢查後 患者需要觀察是否存在腹脹、腹痛、便血等情況。腸鏡屬於比較成熟的檢查,並發症較少,但有時也會出現較為嚴重的並發症,如:出血、穿孔、腸扭轉等。因此如果腸鏡以後出現腹痛、腹脹、便血等情況,請及時就醫。 注意進食、進水情況,注意休息。普通腸鏡在飲食上通常並沒有特殊的要求,可以與平時一樣進食,但是進行無痛腸鏡,通常建議2個小時以後進飲,4個小時候以後進食,進行麻醉以後進食可能會導致誤吸,引起吸入性肺炎。 由於腸鏡檢查的飲食限制和瀉藥清腸的作用,體能有很大的損耗,要及時補充能量和電解質,吃一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高能量的食物。由於無痛腸鏡的麻醉,檢查者禁止駕駛機動車。通常無痛腸鏡,建議在48-72小時才能開車。 溫馨提示 腸鏡檢查的注意事項對於檢查的順利進行和恢複非常重要。與醫生充分溝通、遵循飲食限制和醫囑、留意恢複期間的異常情況,都是確保你得到准確診斷和良好康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