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鏡是醫院消化科常用的檢查項目,但是很多人對胃鏡並不了解,認為這個過程比較痛苦和難受,因此,很多人在身體不適的情況下依然不願意做胃鏡。 其實,現在無痛胃鏡已經開始普及,而且胃鏡檢查在對一些常見疾病的診斷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體的胃部是很脆弱和敏感的,不論是飲食還是生活習慣都容易傷到胃,如果出現不適應該聽從醫生的建議是否做胃鏡檢查。 不少好奇的小夥伴就這樣帶着“問號”來了:胃鏡究竟能查什麼病?該不該做胃鏡,有哪些症狀能判斷? 一般來說,胃鏡是一種比較強大的檢查方法,對於大多數上消化道疾病都可以快速而準確地檢查出來,一般用來作為檢查胃部、食管和十二指腸的首選方法。 通過胃鏡檢查,通常可以發現胃炎、息肉、胃潰瘍、胃癌、腺瘤等疾病,此外,胃鏡可以清晰發現病人的食管和胃黏膜病變,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漏診和誤診。有時候這些微小的病變可能沒有讓人感到不適,但通過胃鏡就可儘早發現病變的話可以防止惡化。 什麼情況下,我們需要做胃鏡呢? 是否需要做胃鏡檢查,最重要的還是遵從醫生的建議。一般來說,有下列情況的患者,一定要按照醫生的要求進行胃鏡檢查。 1、長期上腹疼痛 長期反覆上腹部疼痛、飽脹不適,經常出現噁心、嘔吐、反酸水、吐血、黑色大便,吞咽困難,長期食慾減退、體重減輕或貧血等,懷疑有消化性潰瘍、上消化道腫瘤等疾病的患者。 2、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 這種情況下最好在24小時內進行胃鏡檢查,確定出血原因,並可在胃鏡下止血。 3、上腹部觸摸發現包塊 通過胃鏡檢查,可以清楚包塊的位置,確定包塊是良性或惡性。 4、潰瘍病患者 如果確診患有潰瘍的患者,需要靠胃鏡來複查潰瘍恢復情況,以免再次復發或發生併發症。 5、胃或十二指腸息肉患者 不少患者對息肉缺乏了解,其實息肉也有一定的癌變率,對於已經確診是胃或十二指腸息肉的病人可以通過胃鏡進行治療。 6、吞咽不適或吞咽梗阻 如果在吃東西的時候感覺喉嚨有異物,甚至發生梗阻的情況下,需要做胃鏡檢查食道,確診是異物梗阻或者食道癌的徵兆。 7、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 胃癌具有家族聚集性的特徵,如果家族裡有至親發現患有胃癌,其他人最好去醫院做個胃鏡篩查胃癌。 溫馨提醒:一般胃癌或食管癌高危人群,從40歲開始,每年可以做一次胃鏡檢查。檢查後可以根據胃鏡檢查結果聽從醫生建議確定複查時間,一般是一年或者兩三年做一次胃鏡都是正常的。因此,胃鏡做一次可以保多久,還需要根據具體的病情來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