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 一個朋友忽然問 我也想做輪廓固定 到底先做內輪廓還是外輪廓呢? 哎呀呀 這位姐妹你是會提問的 今天 小愛就來告訴你 輪廓固定的幾種“解題思路” 輪廓固定的本質深層骨相填充+面部輪廓支撐 內輪廓是經由五官連接的線條,包括額頭、眉弓、鼻子、蘋果肌、鼻基底、頜面等,常被稱作面中部。外輪廓是從髮際線到太陽穴和下巴的連接線條,就是我們的臉型,同時也包括耳朵和面部的比例是否協調。 內輪廓的骨骼老化主要表現在眶區骨骼和上頜骨,由於軟組織較多,更容易產生凹陷紋路,引起松垮下垂、面部不立體等,從而讓面部視覺上顯得扁平松垂,充滿疲態。因此內輪廓固定是為了增加面中部的立體度。 當面部出現太陽穴凹陷、顴骨突出、下巴後縮等造成面部外輪廓不流暢時,視覺上就會顯得面凸骨凹,憔悴老態。外輪廓固定是為了增加面部線條的流暢度,讓面部曲線順滑,視覺上讓臉變小,年輕充滿活力。 35歲+抗衰老姐妹可以遵循“先外後內” 35+的姐妹是輪廓固定的主要人群,由於年齡增長,普遍存在骨和深層脂肪的容積流失。特別是懷孕斷奶後的寶媽,面部膠原蛋白流失會加重,還可能出現突然垮塌的感覺,也就是最近常說的“斷崖式衰老”。 面部衰老核心是骨量流失、韌帶松弛,先做外輪廓的固定來對深層的骨量進行補充,同時提拉韌帶和面部支撐點,來帶動內輪廓的韌帶、肌肉、軟組織往上走;再對內輪廓的軟組織凹陷進行填充,這樣才能確保內輪廓補充的軟組織量在正確的位置,而且能被掛得住。 另外,“先外後內”的輪廓固定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饅化臉”的出現。因為如果先做內輪廓的軟組織填充,但韌帶組織依舊是松弛的話,就可能會出現皮肉分離的情況,導致越填越松垮、饅化的問題產生。 總結小tip: 通過外輪廓容積的補充,內輪廓的優化,可以複位松弛的組織,提升眉眼,提升蘋果肌,淡化法令紋、口角囊袋等,實現“悄悄變美”! 20-30歲想變美可以選擇“分區固定” 很多人都說25歲是女性衰老的分水嶺,但對現在懂得保養的姐妹來說,20-30歲都是預防衰老、提升顏值的好時期,保持年輕態的重要性無需多言,懂的都懂~~ 這個年齡段骨質飽滿,膠原多,但希望自己的面部看起來更加精致、立體的姐妹,是可以考慮分區“輪廓固定”的方式,增加面部折疊度,從視覺看起來臉小顯高級的。 U區固定 飽滿上提 額頂髮際線、額角髮際線可以固定上庭,從上方把整個面部的皮膚拉起來,預防並且改善面部整體的下垂;抬頭紋、額頭皮膚松弛的問題也可以得到改善;太陽穴髮際線和耳前髮際線可以優化眼尾和中面部下垂的問題,減少臉頰贅肉感。 V區固定 輪廓流暢 V區的固定可以增加下庭的支撐力,延緩下垂、改善雙下巴及下頜緣模糊的問題,更好的打造面部年輕態和幼態感。 T區固定 骨性支撐 固定眉骨可以讓眼睛深邃有神,增加周圍皮膚的緊實度,還可以淡化眼周紋路;固定鼻子可以適當淡化法令紋,提高面部的立體度和精致感。 總結小tip: 總而言之,不同的年齡段,輪廓固定的重點不一樣,不同的五官走勢、臉型,輪廓固定的方法也不一樣,“千人千面”這個說法,放在我們顏值界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咱們還是要再說一遍:求美者一定要和醫生充分溝通後,共同制定一套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才可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