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牙椅上躺了半小時,終於熬過了潔牙的酸爽,可牙醫一臉嚴肅地告訴你:你的牙周情況不容樂觀,還要做牙周刮治!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牙齒洗不幹淨嗎?非得刮一刮?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洗牙和牙周刮治有什麽區別! 洗牙還不夠嗎,一定要做牙周刮治? 等等等......它們倆可不一樣!常規的洗牙又稱“齦上潔治術”,清理的是牙齦以上的結石軟垢。它能做到:有效防止單純的牙齦炎,快速進展到無法逆轉的牙周炎; 不能做到:當牙齦下存在牙結石,或有牙槽骨吸收跡象時,常規潔牙往往無法清除牙齦下的結石。 此時就需要做牙周刮治了。牙周刮治,醫學上稱為齦下刮治術。牙周刮治主要是用於去除齦下肉眼不可見的菌斑、牙石及肉芽等感染組織。 牙槽骨一旦吸收就很難再生,所以,牙周刮治的目的是為了防止進一步的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以及牙齦出血,利於牙齒穩固及健康。 一般來說,洗牙後1~2周往往是開展齦下刮治的良好時機,因為此時已清理完齦上結石菌斑,牙齦紅腫情況較前有所消退,齦下結石暴露。如果炎症惡化後,就得面對拔牙或掉牙的結果。 “刮治”是怎么刮的? 齦下刮治的操作約分為三步: 步驟一:醫生會對每一顆牙齒的牙周袋進行探查並記錄,確定要進行刮治的牙齒。 步驟二:醫生將微創的牙周器械伸入牙周袋內,清除牙面上的牙結石和菌斑,沖洗牙周袋,將殘存的牙石碎片徹底清除,局部應用消炎藥物。 步驟三:全口需要刮治的牙齒都治療完後,醫生一般會建議患者 3-6 個月進行牙周複查,對炎症持續不退的深牙周袋還會進行再次刮治。 很多人一聽到刮治就充滿好(kǒng)奇(jù),牙周刮治會很疼嗎? 相比洗牙,齦下刮治是有痛感的。因為需要深入到牙齦下方,將牙菌斑、牙結石和牙根上一部分感染的有害物質清除。但在進行刮治的過程中,醫生會給您上麻藥的,不用太擔心疼痛或不適。 牙周刮治術後注意事項: 1、牙周刮治後約2-4小時後(麻醉作用消退)才可以進食,當天避免大力刷牙,以漱口為主。 2、治療後1-3天內可能會有輕微牙齦出血、牙齦輕微腫痛,屬正常現象,一般可自行緩解;避免食用過燙、過硬的食物,以免加重刺激,誘發牙齦出血。 3、堅持做到早晚按時刷牙、飯後漱口,保持良好睡眠,增強抵抗力,可以維護牙周健康。